股票代码: 870418

新闻中心

实时更新飞瑞敖最新动态,了解飞瑞敖

智慧/智能+专业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2-08-01

随着人工智能专业的迅猛发展,其对于问题解决的普适性使得人工智能被广泛交叉运用于各类其他专业,相应的,各类智慧/智能+其他领域的专业也纷纷设立。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和2020/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截至2022年共有35个智慧/智能+专业被设立。其总结如下图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智慧/智能+专业目录

  在这35个专业中,近三年设立的专业高达24个,近五年设立的专业高达30个。在这些专业中,高达29个专业为工学门类的相关专业,领域几乎覆盖各个工科专业;同时,也有农学、医学、教育学等门类开设了智慧/智能+专业,显示了人工智能在跨学科门类的应用价值,以目前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的跨界运用研究现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门类专业开设智慧/智能+专业。

  本文根据专业基础和普适性分析需求,重点针对机械类的智能制造工程和智能车辆工程以及土木类的智能建造专业进行探索与分析,为大家解释智慧/智能+专业在国内高校中的现状。

  机械类的智能专业

  关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我们以2017年首批设立该专业的同济大学的情况为例。

  在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传统机械类课程外,主要增设了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导论、智能技术数学基础、智能制造工艺、生产系统智能化技术、精密传动与智能设计、智能制造装备和相关智能实践类课程。

  作为本科生课程,此类前沿制造课程以认知了解和探索实践为主,相对“偏文科”,并不涉及太多计算机、人工智能方向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因此,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相比于传统制造专业,新增学习内容尚不能构成关键性的培养计划调整转变。

  关于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我们以2018年首批设立该专业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情况为例。

  当代汽车正在经历动力电气化、驾驶智能化、交通网联化的快速变革,智能车辆工程与新能源、人工智能、信息通讯、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产业跨界相连,构建起了新的汽车技术和产业生态。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车辆先进智能技术(含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执行、电机、电控、动力电池)、信息交互技术(专用通信与网络技术、大数据、信息安全)、基础支撑技术(高精度地图与高精度定位、标准法规、测试评价)等领域的各类人才,融合了车辆工程、人工智能、信息通讯、大数据、计算机、电气、电子等多个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无人驾驶汽车、高级辅助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特种无人车、电驱动技术、电池管理技术等,本科智能类创新课程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车规划与决策、智能车感知技术、智能车辆控制技术等。

  与前文提到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不同,智能车辆工程这个专业并非“蹭热点”,而是一个实打实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的教学、研究方向与业界发展联系紧密,本科生课程横跨计算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电气工程等多个专业的相关基础、核心课程。

  总而言之,智能车辆工程这个专业新颖性高,相比于传统专业变化大,适合有志于智能车辆行业的学生报考。虽然目前尚无可供参考的就业数据,但从其关注业界需求与热点的培养模式推测,学生毕业后的业界待遇与传统的车辆工程专业相比,理应有一个可观的提升。

  土木类的智能专业

  关于智能建造专业,我们以2018年第二批设立该专业的北方工业大学的情况为例。

  根据官网相关介绍,智能建造即数字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主要相关创新课程包括BIM数字化建模技术、智能测绘、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建造机器人、绿色建筑等等。

  这些课程以土木工程专业前沿发展为主,与实际人工智能领域的联系相对薄弱。可见其本质上依然是土木工程专业。但新加入的这些课程也会有助于对土木前沿领域的学习和升学深造。

关于智慧/智能+专业的一些建议

  根据对上述三个主要智能类专业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智慧/智能+专业的主要特点是,专业增设了相关专业的前沿领域和智能相关领域的介绍课程,本科生阶段以认知了解为主,对于学生来讲有助于研究生阶段在相关领域进一步探索或转向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但整体上与传统专业的区别不是很大。

  因此,在“智能”程度上,不宜对这类专业抱有多高的期待;相反,从某种方面上来讲,此类专业开设的智能类课程可能会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分散学生精力,削弱部分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弱的学生在本专业上的基础。

  整体上来讲,智慧/智能+专业本科阶段还是以本专业为主,以智慧/智能为辅,在选专业时需要认清这一定位。

  在就业上,智能类专业设立较晚,大部分专业是在2018年之后首次设立(实际开始招生的时间比表1中晚一年,这是由于教育部是在次年2月批复公示上一年度的新专业设立申请,而后于次年9月开始招生),目前尚未有学生就业/升学的相关数据。

  若从专业培养计划本身来分析,相关智能类课程普遍偏重前沿,本科生能够掌握的程度有限,高端岗位被研究生占据,对于本科就业来讲,“专业是否智能”对于就业帮助不大。

  在升学中,智能类专业的前沿课程学习和实践可能对学生在考研/保研面试和联系导师中会有一定的帮助,但还是看个人情况,整体提升不大。

  总体来看,智能相关专业的本科就业/升学前景还是可以主要参考相关传统专业的数据,从在专业名头前贴上智能/智慧的标签,到完成一套成体系的交叉学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思洋广州网站建设公司

免费咨询

*姓名:
*手机:
邮箱:
区域:
您的问题:

感谢您的关注,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此留下信息,飞瑞敖会及时为您提供帮助。

提交